江上数峰青

文/小语 

帝子降兮北渚,目眇眇兮愁予。嫋嫋兮秋风,洞庭波兮木叶下。






    明月在天。
    夜很静,隔着宽宽的江面,可以听到竹露滴落的声音。

    湘水淙淙。
    它不舍昼夜,浩浩流淌。我不知道它从哪里来,又要到哪里去。我只知道,它带来并带走了许多神秘的东西。
    比如岁月。
    比如亘古不变的孤独和忧伤。

    江水无痕,岁月无语,寂寞无涯,孤独和忧伤不属于它。
    那是我的,我的孤独和忧伤。

    我曾经以为忧伤是不变的。
    它是前世的历劫,它也见证着红尘间的诸多轮回。
    可是,当我守着一江浩浩流水,在岁与月的更替中,我终于知道,忧伤也会淡去。

    就象时间终会抹去许多记忆的细节,只留下最深刻、最刻骨铭心的一些刹那。

    记忆有时也会去向它的源头。
    曾经的伤心与执着,隔着时间与生死的轮回,依然会将一颗渐渐淡去冷去的心,轻轻地撕出一个口子,让你不知道,哪里还在隐隐地疼着。

    多少的岁月过去了,那些往事,究竟还会留有多少印痕?

    隐约记得,噩耗从苍梧之野传来,隔着茫茫洞庭,无力去往九嶷时内心的那份怆痛。
    一水之隔,却是云海苍茫。
    所有的哀伤都倾作泪雨,洒向君山上丛丛翠竹。
    而竹上的泪痕,从此就再难消去了。

    瑶瑟弦断,泪亦流尽,纵身入水的一刹那,多少的昔日自心头拂略而过。
    那些清风明月间的唱和。
    那些天地之初的欣悦。
    那些晴朗天幕下的欢颜……

    执子之手,与子成悦。
    从此俱成为往昔,在尘世间流转,成一抹苍茫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
    “涉彼历山兮崔嵬,有鸟翔兮高飞。日与月兮往如驰。父母远兮吾将安归?”

    这是他唱过的歌谣,依然令我心起怜惜。
    如今,我只能低低呼唤着他的字,重华;
    一如他时而唤我作娥皇,时而唤我作女英。

    也一如他临去时留下,让人带给我的那段话——
    “汝戒之哉!形莫若缘,情莫若率。缘则不离,率则不劳……”

    可是,我纵能做到“不求文以待形,固不待物”,又怎能做到不思。
    心低恛兮顾怀,隐思君兮陫侧,横流涕兮潺湲……

    不能做到不思,便只能不离不弃。

    重华,当你去人世历劫,我便守着这远近青山,守着这淼淼湘水,守着我千年的孤独,与忧伤,等你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


    转眼两千年。
    两千年的日子,竟过得如斯的快。

    横无际涯、朝晖夕阴的洞庭边,来了他。

    他的铁骑曾横扫七国,他是大一统的帝皇。
    午夜梦回,他于依稀间,脑中电光石火般闪过模糊的往昔。
    于是,他筑驰道,筑新道,他四处出巡。

    终于,他巡至洞庭边。

    可他来的那天,洞庭浊浪排空,山岳潜形。
    这样的洞庭曾阻断了我去往九嶷山的路。
    如今,也模糊了他的记忆。

    薄暮冥冥中,君山的斑斑泪竹提醒着他。
    他下令封山。
    但洞庭依然阴风怒号,日星隐耀。

    那一天,我始终在隔着洞庭的湘江上苦苦眺望。
    虽然知道这一次注定是擦肩而过。
    我只是湘水之神,我可以记住前世的轮回,却只能守着一座江。

    一水之隔,不能来,不能去。
    在一个明明离得很近的瞬间,却又明明白白的错过。

    谁又能躲得过悲喜?
    即使贵为君王,也终会有属于自己的无奈。

    他的出巡从此没有停止,直到病殁在出巡途中。
    循着记忆,他的足迹一次次踏过齐楚旧土,他派人去海外寻访仙山,他在漓江湘江间开凿灵渠……
    只为了一个依稀的梦境。
    只为了忆念中那隐隐的曾被理解的欢欣。

    他是寂寞的。
    寂寞却使他变得暴戾。
    谁又解他隐在坚强外貌下的脆弱?
    纵然拥有天下,他却无法拥有内心的那份安宁。

    但对我来说,不管他是姚重华,还是嬴政,或叫其他的名字,他始终是他,没有分别。

    ——谁解你高处不胜寒的落寞?
    ——谁怜你深宵无人对话的悲哀?

    有的人,隔着岁月沧桑,隔着人海茫茫,你也能一眼认出他。

    可是,是什么使你们在烟波浩淼里遗失了彼此?
    你们本该莫失莫忘,不离不弃呵。

    过尽千帆皆不是。只岁月,在慢慢老去。





    斑竹枝,斑竹枝,泪痕点点寄相思。楚客欲听瑶瑟怨,满江深夜月明时。

    又是一千年。
    岁月如流水般更替。

    不知何时,我的故事在潇湘间流传开来。
    自从那位峨冠博带的诗人吟出那首《湘夫人》之后,我便极少在白天出现了。
    文人总是多事,白云明月吊湘娥,也许他们借此寄托的,是人生的失意,和人世的无常吧。

    月明时分,我会来到江面,带着我的瑶瑟,以水为佩,以云为裳。
    有时抚上一曲,有时低低吟诵。
    但更多时,则是看着江上远远近近的青山,想起一些或清晰、或模糊的人与事。

    湘水注入洞庭,洞庭与长江相连。
    顺江水而下,遥远的下游有座石头城。
    再过两百年,南唐后主李煜会先后立一对姊妹为后,其中一位,也叫娥皇。
    后主字重光,与三千多年前的重华一样,都是目有双瞳。因善体下情,人们都说他是大舜转世。

    故事会重演吗?我不知道。
    我与他还会重逢吗?我也不知道。
    我只知道,即使重逢,那都将是另一番的悲欢离合了。

    三千年的岁月,于我,是霓裳独舞、心期独领的孤绝。
    于这宇宙洪荒,却不过是短短一瞬。

    人世几回伤往事,山形依旧枕寒流。
    怨憎会,爱别离,求不得,期间又有多少故事在重复上演着。

    只山水依旧。




    湘水淙淙。
    它不舍昼夜,浩浩流淌。它带走了许多神秘的东西。
    比如岁月。
    比如亘古不变的孤独和忧伤。

    青山隐隐。
    它不论阴晴,默默伫立。它见证着许多神秘的东西。
    比如岁月。
    比如亘古不变的孤独和忧伤。

    青山不语,绿水无痕,孤独和忧伤不属于它们。
    那是我的,我的孤独,和忧伤。

    忧伤会慢慢淡去。
    孤独呢?却是永恒的。

    天地如同框在框子里的一幅画,隔着烟波淡淡观望,任怎样的变幻无常,任怎样的华丽喧哗,都是框里的风景。而我,却默默走出了风景之外。

    只在这样的月明之夜,取出我的瑶瑟,拨动一曲。
    只是,为何今晚的曲子竟无欢悦,为何曲声竟如许悲哀?

    天快亮了。
    我收起瑶瑟,轻轻吟一句“曲终人不见,江上数峰青”,在第一缕阳光射入江面之前,沉入我的水底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05、2、23



作者:小语

未经同意,请勿转载